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,國內鋼鐵需求大幅萎縮,整個鋼鐵行業產能過剩問題日趨嚴重,F階段,無論是上游鋼廠、中游貿易商還是下游終端用戶,都面臨著前所未有的經營困境。
轉型升級成為大多數鋼廠不得不重新思考的問題,但往哪兒轉,以及怎么轉,一直困擾著鋼鐵企業。電商的快速發展無疑給鋼鐵行業轉型提供了借鑒。
“電商平臺能夠把信息流、物流和資金流進行重新整合,將很多賣家與龐大的買家池融合到一起,這對于鋼鐵行業來說是一個很好的平臺。”上海鋼聯董秘胡曉純在接受期貨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。
冶金工業規劃研究院院長、中國鋼鐵工業協會常務副秘書長李新創表示,隨著電商模式的優越性逐漸被市場認可,未來其將在鋼鐵行業逐步推廣開來。
近日,沙鋼發布公告稱,將出資480萬元對玖隆電商公司進行增資擴股,標志著其正式進軍電商平臺,這是繼河鋼、寶鋼等龍頭鋼企后又一大鋼鐵巨頭試水電商。國內鋼鐵電商的“春天”已悄然而至。
上海鋼銀電子商務有限公司總經理白睿日前在一次會議上稱,目前整個鋼鐵行業環境已發生改變,即從原來的生產、流通均不愁賣,到生產不愁賣、流通逐漸分化,再到生產、流通皆愁賣,這為鋼鐵電商的發展提供了有利的環境。
在白?磥,未來具有競爭力的企業,必然要具備高效率、低成本的交易方式和有效的風險對沖工具,電子商務可以節約運營成本、開發成本、物流成本,為企業解決一攬子問題。
正是因為具有高效率、低成本等諸多優勢,鋼鐵電商模式越來越多地被整個鋼鐵產業鏈所認可和接受。事實上,目前除了鋼鐵生產企業,中間貿易商以及第三方平臺也都在積極搶灘電商市場,鋼鐵電商的競爭已經進入白熱化階段。
鋼鐵電商是鋼鐵行業未來發展的必然趨勢,這已成為業內的共識,而它在給鋼鐵行業帶來發展機遇的同時,或許更多的是即將要面臨的挑戰。
今年年初,工信部信息化推進司副司長董寶青曾透露,工信部跟蹤的鋼鐵電子商務平臺服務商已多達30多家,預計今年鋼鐵電商將進入“戰國”時期。
李新創表示,在國內諸多的鋼鐵電子商務模式中,目前還很難確定哪種模式好。不過,在業內人士看來,傳統鋼鐵企業做電商存在先天的不足,其在經營理念和技術能力等方面都有欠缺。
此外,西本新干線鋼鐵研究員王中元認為,鋼鐵生產企業做電商,本身還涉及公正性問題。他還認為,目前大環境促使整個鋼鐵產業鏈蜂擁做電商,但這個模式發展到一定程度,必然也會經歷一輪優勝劣汰。
鋼鐵電商“燒錢”正旺雞肋還是香餑餑?
談到電商,總是繞不開“燒錢”的話題。以阿里巴巴為例,在全球推廣階段,其投入了3000萬美元啟動推廣。王中元表示,作為資金密集型行業,鋼鐵行業發展電商前期投入也會比較大。
以上海鋼聯旗下電商平臺為例,為了進一步提升業務規模,今年1月份,上海鋼聯對鋼銀電商平臺進行了一次增資,注冊資本從1.5億元增長到2.5億元。
實際上,沙鋼斥資480萬元發展電商,也僅僅是一個開始。沙鋼股份人士表示,后期還會進一步加大對電商平臺的投入。
鋼鐵產業鏈各環節紛紛“觸電”,是由當前國內整個鋼鐵業艱難的生存環境倒逼使然。另一方面,需要看到,銀行對整個鋼鐵行業的信貸政策已有所調整,嚴控信貸規模成大趨勢。
事實上,當前資金緊張問題已出現小范圍爆發,開始影響到了部分鋼廠的運營。記者從知情人士處了解到,目前山西聞喜地區一家民營鋼企已因資金問題關停了5座高爐,僅留一座高爐在生產。據介紹,目前該地區鋼廠每生產1噸鋼,基本上要虧損150—200元,這對于小鋼廠來說顯然是難以承受的。
市場分析認為,隨著資金問題的持續發酵,或許會有更多的鋼廠成為下一個多米諾骨牌。
一方面是利潤下滑、資金日趨緊張,另一方面是電商發展需要持續的資金投入,這使得后期鋼鐵電商的發展面臨諸多不確定性。有業內人士認為,未來鋼鐵電商的競爭格局必然是一家獨大或者寡頭競爭,而當前產業鏈上的電商企業注重資產形式擴張,勢必導致資金占用過多,這也為企業后續發展帶來隱患。